摘要:C Plus劳力士复刻表确认搭载丹东3235机芯,具备调时跳动、双避震等特征。但丹东与上海机芯各有优势,均属成熟稳定方案,选购应更关注整表做工、佩戴感等综合表现,而非盲目站队机芯产地。
最近在复刻表圈,“C Plus”这个名字频繁刷屏。尤其是它家新款日志型(Datejust)和潜航者(Submariner)搭载的机芯,成了表友们热议的焦点——到底是丹东3235,还是上海改良版?经过多轮实测拆解,答案已经非常明确:C Plus用的就是丹东3235机芯。
但更值得深思的是:机芯“出身”真的决定一切吗?今天我们就抛开营销话术,从实测细节、市场现状到选购逻辑,帮你理性看清这场“机芯之争”。

一、丹东3235实锤!三大细节锁定身份
通过拆解对比,C Plus机芯的“丹东血统”几乎板上钉钉:
- 调时跳动特征:拔出表冠调时间时,机芯“1号位”会出现特有的上下微跳现象——这是丹东3235的标志性动作,上海机芯并无此表现;
- 双避震结构:拆下自动陀后,可见“2号位”采用双避震器设计,布局与做工完全符合丹东一贯标准;
- 摆轮编码差异:部分C Plus机芯摆轮下方编码与VS厂不同,但这大概率是渠道区分标记,而非性能差异。就像同一款手机有不同批次编码,不代表质量有别。

这些细节,不是靠宣传图能伪造的,而是实打实的“机械语言”。
二、别再神化“丹东”或“上海”!两者都是成熟方案
过去总有人争论:“丹东一定比上海强?”其实大可不必。
- 丹东3235:一体结构,70小时动储,支持日历逆拨,调校逻辑更贴近正品;
- 上海改良3135/3235:技术成熟,维修方便,稳定性经过多年验证,误差控制同样优秀。
两者都是国产复刻机芯的顶尖代表,一个偏“新锐精准”,一个偏“稳扎稳打”,没有绝对优劣,只有适配场景不同。

而C Plus的V2版本,无论用哪家机芯,整表做工早已拉满:904L精钢壳、陶瓷圈色泽均匀、盘面字体油印清晰、指针无毛刺、表带贴合手腕……这些肉眼可见、上手可感的细节,才是决定你日常体验的关键。
三、价格趋同,选择应回归“综合体验”
有意思的是,如今C Plus V2与VS厂等主流大厂的同款复刻表,价格已基本持平。这意味着,机芯不再是唯一溢价点,整表的完成度、品控、佩戴感,才是拉开差距的核心。
换句话说:
与其纠结“丹东还是上海”,不如问自己——
这块表戴起来舒服吗?看起来像真货吗?长期用得住吗?
四、理性消费:机芯只是拼图的一角
最后强调一点:机芯产地 ≠ 品质高低。把一块表的好坏,简单归结为“丹东赢了”或“上海输了”,是对复刻工艺的误解。
真正的好复刻,是机芯、壳套、盘面、表带、装配五大环节的协同结果。C Plus能在市场站稳脚跟,靠的不是单一机芯优势,而是对整体品质的把控。

总结:
C Plus采用丹东3235机芯已成定局,但这不该成为你盲目追捧或贬低的理由。在当下复刻表高度成熟的阶段,选表,更该看综合表现。如果你喜欢C Plus的设计调性、做工细节和佩戴体验,那它就值得入手——无论机芯来自丹东还是上海。
扫一扫,添加好友